日本公开赛综述:人家有实力,这点要承认
作者:乒乓11分    发布于:2018-06-11 23:43:57    文字:【】【】【

如果这次日本公开赛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张本智和的反手对抗能力是世界顶级的。

在四平八稳的反手对反手中,马龙占不到什么上风。前三局一过,马龙都必须换法子发到正手这边,然后尽量用正手上手,把球打凶一些,减少近台对抗的次数。

当然,反手对抗也并不是马龙长项。如果在和樊振东的比赛里看起来马龙的反手对抗也挺强,那实际上是因为马龙之前出题已经把小胖出迷糊了……反手对攻是马龙丰富的武器库中的其中一件,但是肯定不是最强的那个。

张本的反手半台,要上手有上手,要对抗有对抗,要进攻有进攻。以反手三分之二半台来看,张本智合的能力非常之立体,不逊色于现在任何人。相比赛璐璐时代成名的高手们(包括樊振东),张本智和的反手技术更适合现在:他的绝对旋转并不太强,但是速度很快,借力来回手感很好,力量也有一定保证(离台近)。现如今这个球,旋转的作用被削弱,整体的对抗转移到近台,正好契合张本的特点。

传统的反手比较好的选手,从王皓到张继科甚至到樊振东,都是旋转比较强,绝对速度不算特别快的选手:王皓连接流畅,张继科近台还是速度为主,质量都是退台才打出来;小胖旋转也不错,但主打质量。近台主打速度快来回多而且凶狠的,张本智和之外,最接近的就是……林高远和15年前的庄智渊?

现在的张本智和,反手一旦发动进套路,就是连续的高速高质量对抗;稍有机会他就加力抽直线,频繁得仿佛一般人呼吸喝水。

这种变化根本上来说来自于击球点:现在的塑料球,旋转变弱,球体更大,弹跳的点也和以前不同。所以相对于这个球来说,最佳的击球点要比以前靠前,或许还要稍微靠上一点;传统的击球点稍后,而且更下(旋转强,球下坠多一点)。传统的手法需要更多摩擦制造弧线,而现在的球是个更多撞击制造更强的速度来弥补旋转减弱损失的下坠加速度。

张本的反手,对比来说,更接近贴的基础上加上撞击弹打配合摩擦,而以前的高手们,更接近于拉冲摩擦的基础上加撞击。

所以,在和张本智和的比赛中,不要对反手这边心存太多侥幸。

套路上说,对于大多数人,直接从反手开打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非自己的反手一样也是特点,否则很可能被直接打花:这次比赛的李尚洙,这两年反手也算是进步很大,很有心得,但对上张本的时候显然不在一个层级上。1-3落后之后,李尚洙才强迫自己做了调整:如果有机会,反手必须直接下手发力搏杀,减少相持的板数,一锤子买卖。

最近的反面例子是世锦赛。张本输给郑容植,套路说白了就是,反手最多给一下,然后要么掰正手,要么塞中间。包括这次马龙第三局之后的处理:发球到正手半台,张本拧起来之后尽量凶一点到反手一下,然后回到中间或者正手。总而言之,绕着反手打,不行了给一下,但是绝对避开正面硬碰硬。




在这种考量之下,其实这次反手跟张本对抗的最好的,反倒是张继科。

不得不说,决赛中的张继科,和之前区别大到肉眼可见。不过相比他的战术思路来说,他的技术表现甚至还要逊色一点:他很清楚的知道现在这个状况下,和张本智和的反手强强对抗不会有太多便宜占,所以他选择了和李尚洙类似的策略:反手一旦有机会必须发力凶拼一下。

虽然大原则类似,但是张继科毕竟是反手吃饭的大满贯选手,综合能力上反手还是要比攻强守弱的李尚洙立体很多。这之外,思路上他也清楚,跟这样正在兴头上的年轻小伙对抗,自己必须牵着对手走,变化在前边。

所以,综合下来,张继科的策略就是:反手这边有机会必须先发力,作为变化配合直接去正手和中间的策略。要么反手发力打死,要么完全不去。

策略上说,张继科这场球或许唯一可以商榷一下的地方是第三局的处理。从马后炮的角度上说,他这局仍然抠得很凶,最后没能拿下来,导致后边的精力有点跟不上;有些老狐狸,例如04年的老瓦,2-0之后会策略性的放掉第三局,让对手觉得“这老家伙也就这样”,然后再玩命收紧第四局,年轻一点的选手往往不太能接受这种突然的1-3的压力。但是对于张本来说,或许张继科的选择是好的:放掉一局让对手彻底把状态释放出来,相比自己恢复的那点精力,可能损失更大。

张继科2-0领先之后第三局没拿下来,第四局就输的很快;第五局赢了,但是第六第七局大部分时间都是落后的。必须承认,现在的张继科,在这种高强度对抗中,精力是有限的。他很难维持七局的高强度竞争,所以也必须在策略上有所选择。

有关第七局:张继科从0-5落后一直追到7-6,在第七局变化了一个战术:接发球先去正手,对方回短之后变换成捅底线长;2-6的时候自己发球,一样的战术;5-6的时候又变化了一下,没有捅长,也没有拧拉,回摆了一个短;然后6-6,张继科发了一个底线长——非常诡道的连续变化。

2008年到2018,十年间,张继科从那个一切靠莽的少年,变成了现在的靠计算,下手狠,变化油滑的老将。时间拿走了他全场如飞的步伐,新球要求他改变十几年形成的肌肉记忆,然而他还是能想出办法,跟对面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状态正在兴头上的少年竞争。

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看老将复出,重新琢磨球。


有关张继科这站公开赛之后要做的,无外乎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力,并且继续维持高质量的训练:对于很多曾经在巅峰的选手来说,最难接受的是自己不再像以前无所不能,没法像以前一样打球;而一旦接受,他们往往会很快的重新组合起自己的技术。张继科似乎很好的接受了现在的自己,这道坎过去,剩下的事情就是工作了,日复一日。

比赛之后张本智和找到父亲,给了他一个拥抱:像很多东亚家庭一样,父子的拥抱有点拘谨,但是仍然温情。听说长期以来张本都是父亲在带,父子两人未来的挑战也会捆绑在一起吧,未来他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张本反手这边半台很拿手,对手不去那边的话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中间和正手位置如何补强,未来所有对手都会针对自己之后,如何摆脱,他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应该也落下不少作业,恩)。

不过我对他并不担心:这少年心思单纯,勇猛精进,在这个年纪已经有了一个足以打职业的身材条件,剩下的事情安排他做的,想必都会做到。真正的难题,反倒落在日本的教练团队身上: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一个有希望冲击世界第一(哪怕只是排名呢)的苗子。他们有没有能力在他现在这个年纪维持他继续发展的态势,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过去几十年间,只有中国队真正的有这方面经验。将一个苗子从有希望挑战世界第一,带到真正的世界第一,其实考验的是整个队伍:只有世界级别的队伍,才能带出世界之巅的选手;过去的瑞典,现在的中国,绝对的王者,脚下总是坚实,身边常有同伴。





跟张本智和赢下男单靠手上技术脚下移动不太一样,伊藤美诚赢下女单,靠的全都是额头里边的东西:心智和球商。

半决赛对陈幸同,0-3落后,其实场面非常简单:陈这边的战术就是坚持球一边一下尽量相持,有机会下手没机会拉弧线;伊藤美诚前三板打不开,相持阶段几乎没什么办法。

第三局末段的时候,她已经几乎是无奈的在尝试所有的接发球办法了。结果还真懵出两个好像还有点戏的:接发球这边反手撇拧一个(英语圈子这边有人管这个叫草莓拧,迷之扯淡的名字——通常的拧拉叫香蕉拧;从上往下看,右手球员的拧拉一般是顺时针转手腕,草莓拧相反,逆时针)。发球则是勾手铲子发球到对手底线和半出台。

问题是,现在的局面是,自己0-3落后,面对的是中国选手;面对这种状况,大部分选手都不太会非常较真儿的去拼对手挑战小概率事件。但是伊藤美诚还真拼赢了。其实说拼都不恰当,伊藤美诚完全是在一点点啃。

不过说回来,体育比赛中往往有这种现象:当情况很对的时候,一切仿佛都顺着你,无论怎么打都是你的球;但是一旦对手找出一个突破口,仿佛一切就开始变的别扭了。从全都灵到一切不灵,这个距离有时候小的可怕。

伊藤美诚发球和接发球两个环节有了一点点办法之后,情况就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原本是之前没办法的场面,现在手里多了两个幌子,晃一下,然后正常打两个,再晃一下;一来二去的,陈幸同这边也开始嘀咕:接下来到底是幌子,还是真的?从她的角度上说,这两个球处理的不好确实有问题,但是更多的问题是心态上的:前几局太顺利,阻力突然上来了,自己仿佛从零开始,无处下手。

客观地说,即便是后边几局,伊藤也必须尽量把相持打短下手凶狠;一旦打成多板数陈幸同的左一下右一下的相持她仍然处理不好。但是前三板转过来之后,自己变成了出牌的,局面毕竟还是主动很多:她的江湖经验太丰富,心智也成熟的像个大妈,这点上说,中国队的年轻一代也确实需要锻炼。




对王曼昱的决赛,是两个人最近几个月之内的第三次交手:第一次双方没什么预设期望的相互死磕;第二次王曼昱的状态更好,战术上稍微退台,用旋转压住了对手;到了这次,两边其实对对方已经非常了解,就看上场前准备的战术是不是奏效,能率先压住对方,再就是看谁当天状态好了。

像之前说的,王现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加强移动能力;移动能力到了,一切衔接问题都能很好处理;移动稍微慢点,一切都有散架的危险——说危险夸张点,但是慢一分动作,球打三分折扣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不凑巧的是,今天就是慢这么一分。

伊藤美诚半决赛死里逃生,到了决赛状态相当不错;整体人非常兴奋,出手神球不断;反倒是王曼昱这边,整个移动稍微慢了一点。两个人短期内大量交手,比赛开始之前差不多就知道对方底细,这是纯粹意义上的短兵相接。虽然整体战绩上双方这次决赛之前是0-6的王曼昱一边倒,但是说到底,伊藤是有实力的,这点要承认。

正因为伊藤有实力,所以打到一定次数上,总是能赢一次的(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但是这次比赛,伊藤也确实球处理的好一些。她从半决赛带来了一些东西:相持段尽量打的凶而且简短;前三板必须保持变化,并且给对手足够的压力;相比于之前比赛不太精神的状态,她决赛显得相当活跃。

总体来说,无论是张本智和也好,伊藤美诚也好,只要实力到了相应的层次,赢球迟早是要发生的,这是正常现象(不断扔骰子,也能扔出一个6);但是不正常的是相信因为中国球员实力占上风,6就永远扔不出来。

以前说过很多次,日本这么下本培养,没威胁是假的;现在这话不用说了,人家的实力是真实摆在那里的,而且还有机会变的更强。我个人所期待的,是中国队能用更高水平的表现给予回应。

毕竟,体育比赛就是竞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