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反手拧球解析
作者:    发布于:2016-03-12 08:19:13    文字:【】【】【
摘要:进行台内侧拧时,身体位置的调整是第一个关键。由于我们的站位离球台较近,当对方摆短时,如果我们上步的步幅太大,很容易被来球顶住,必然会失去足够的击球空间。

张继科反手拧球解析
 
台内侧拧需全身协调发力,注重手臂及手腕的小动作,提高击球质量 。


进行台内侧拧时,身体位置的调整是第一个关键。由于我们的站位离球台较近,当对方摆短时,如果我们上步的步幅太大,很容易被来球顶住,必然会失去足够的击球空间。


造成上步过大的原因通常有三个:第一,进攻短球的欲望过于强烈,脚下总会提前移动,对来球的长度无法精确判断。第二,腿部太直,身体重心偏高,上步时上半身压得过低,导致脚下步幅稍大。第三,脚下起动时,蹬地力量太大,导致身体向前冲出,这样也很容易错过击球的最佳位置。从连续图中,我们看到张继科的右脚小步跨出,身体的重心十分稳定,并且与球台保持了一定距离。击球前,他充分收腹,右肩抬高,大臂与身体间保持着较大的空隙,同时他的肘部指向身体右侧,前臂和手腕向怀中内收,在右侧视图中看出,张继科引拍时身体的重心纵轴垂直于地面,他的收腹动作使背部向后拱起,而手臂向前顶出,上半身形成“圆形”姿态,整个身体十分稳定。


在击球时,张继科的大臂迎前,前臂以肘部为轴向右前方展开,手腕大幅度向外侧转动,他的手上动作与大多数选手稍有区别,通常,我们为了增加回球的侧旋,往往会更多地向后侧发力,而张继科向前发力的成分更多,这样可以更好地顶住来球,提高回球的速度和力量。为了制造较强的侧旋,他的手腕动作更加明显,延长了摩擦球的过程。此外,他手腕转动十分突然,爆发力很强,这是他增强回球旋转的技巧。


我们还要注意张继科的发力方式,他在击球前,右腿的弯曲幅度较大,在击球时,他的右腿蹬地,同时腹部稍稍向外挺,背部开始挺直,手臂开始迎前,这个动作可以保证力量从脚下传递到手臂上,在经过手腕外展充分释放。要想保证击球的质量,身体发力的过程必须流畅,这是反手侧拧技术的根本所在。


通过收腹动作使上身保持前倾的姿势,而身体重心要保持稳定,不能压向球台。


反手侧拧强调全身的协调发力,看似很小的击球动作,但是必须依靠腿,腰腹,和手臂三大部分的力量。在准备动作时,压低重心,将重心压向右腿,此时左脚虽然没有起到绝对支撑身体的作用,但却气到了稳定身体平衡的作用。上半身的动作是通过收腹实现的,我并没有将身体压向球台,而是在收腹时保证整个身体处于直立的状态,有一种向下坐的感觉。由于收腹后背部拱起,上半身的轮廓形成“圆形”,而腿部的位置几乎处于“圆心”垂直向下的位置,这就使整个身体保证了十分稳定的姿态。


在击球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要点,第一,右腿自然蹬地。虽然腿部是重要的发力环节,但是并不能突然发力蹬地,否则重心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还不利于力量的传递。第二,挺腹的动作应该突然一些,释放出爆发力,因为腹部动作产生的力量可以直接作用于手臂上,但要注意挺腹的动作小巧,否则也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第三,腰部自然转动,还原。由于引拍时右肩向前顶出,腰部会小幅转动。而击球时手臂向右前方发力的动作会自然带动身体转动,腰部会自然还原到位,此时身体重心自然转移到两腿上。


总体来说,侧拧时,下盘要稳定,上半身要突然,自然,手臂动作与身体不能脱节,以腰腹控制身体,以手臂控制击球。前臂展开时,直接向前发力,手腕向右前上方发力转动。


很多爱好者在反手侧拧时的稳定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大家过于注重手腕动作,同时为了发出更大的力量,手臂展开时大臂会突然夹紧身体,手臂动作好像“杠杆”一样向外侧“撬”,这种击球动作必然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从张继科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在击球前,大臂稍稍迎前,带动前臂接近来球,在击球时前臂以肘部为轴直接向前发力展开,此时他的大臂与身体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整个手臂的动作十分稳定。 


为了提高击球质量,增加回球的速度和力量,张继科向前发力的成分多,这与欧洲选手多向右侧发力不同。向前发力可以更好地顶住来球,同时手腕向右侧转动可以制造出比较强烈的侧旋,张继科可以通过手臂发力方向的调整,轻易地改变击球线路,增加回球的突然性。此外,我们注意到张继科的背部始终“。。直”,保持着稍稍前倾的姿态。他在挺腹时,动作幅度很小,但却释放出极强的爆发力,“。。直”背部起到了制动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传递力量,还可以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这就是他发力的技巧。